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百度ai开放平台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百度ai开放平台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现在说BAT时代已经过去,为时尚早。很多人觉得百度的市值已经不如美团和京东啦,我觉得这个是个误区,所以我们先看看百度的情况
百度的市值目前的确不能和腾讯阿里并列了,而且一度被美团和京东超越。5月20日,百度的市值410.31亿美元,而京东的市值411.44亿美元,美团的市值449.55亿美元,所以很多人说百度已经老了,百度高级副总裁、搜索公司总裁向海龙几乎也引咎辞职
我认为,百度这只是转型过程中的阵痛。百度过去太依赖搜索业务的广告,如果未来依然依靠这个广告业务,在被国内的舆论环境越来越严酷的情况下,百度未来的收益很明显是有问题的,所以早转型早好。百度的AI技术全球领先,所以百度未来的方向必然是AI。要知道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技术就是5G和AI,目前已经有不少行业的客户通过百度的AI技术实现了智能化,所以从未来的方向看,我对百度还是有信心的
阿里和腾讯比百度好的多,阿里和腾讯不像百度那么迷茫,找不到北。阿里和腾讯早就找到了自己有竞争力的方向,阿里是云技术,腾讯是游戏和云。
阿里云目前排名全球公有云前三,中国第一。所以在10年以前,阿里选择王坚博士主力开发公有云业务,是非常明智的选择。目前阿里的公有云技术很明显是在国内第一的,我觉得相对菜鸟、相对蚂蚁来说,云是阿里技术上的核心竞争力,所以阿里显然没有过时
腾讯也有云,不过腾讯云的排名不如阿里,但是也在中国前列。腾讯掌握了中国最大的社交软件的入口,基于这个巨大的流量入口,腾讯主营发展游戏,目前来看腾讯在游戏领域也是全球领先的(虽然腾讯有抄袭之嫌)。游戏也需要有很好的技术支持,尤其是手机游戏,游戏会为腾讯在互联网带来持续的巨大收益
所以我们看BAT,除了自己的本行业外,都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,百度是AI、阿里是云,腾讯是游戏,而中国其他互联网产品,很少有这种核心的竞争力。美团完全靠体量、京东和拼多多只有网商,只有头条除了信息流,在新媒体会独树一帜。
所以我认为BAT目前还没过时,BAT有的已经转型成功,有的正在转型,伴随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,BAT只要找准了方向,还会领先一段时间。其他的互联网企业我理解除了头条在短视频上找对了方向,其他很难对BAT有什么挑战
所以,BAT的时代还没过去,BATT的时代可能会到来
感谢邀请!!
BAT没有落后,他们依然是互联网头部公司,他们的公有云实力和获得大数据的能力依然最有实力。
有些人把BAT百度 阿里 腾讯跟华为扯在一起。有些自媒体见百度前景不好,妄加非论的评价到以后要改成hat!
bat重在软件开发技术,而华为公司主要搞得是硬件,根本不属于一个领域的,所以没法比!
题主应该主要是针对百度吧,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现在说BAT时代过去还太早了。虽然目前市值只有阿里、腾讯的十分之一,但百度是从2016年的开发者大会上宣布All in AI,也就是说那一年大会之后百度开始转型。那一年,百度确定了把人工智能作为“核心中的核心”,同时发布了百度大脑1.0,而到如今的百度大脑3.0,不仅仅技术上不断的革新,功能上也逐步的完善,目前百度AI开放平台已经开放了110多项能力。
另外,2017年发布的自动驾驶Apollo计划,旨在帮助更多的企业或机构搭建一个完整的自动驾驶系统,同时在今年的美国CES发布了Apollo Enterprise,是目前全球首个最全面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。
还有,去年发布的云端全功能AI芯片“昆仑”,据说是业内计算机最高的AI芯片。
从这两三年的发展来看,百度正在搭建一个从芯片到框架再到生态的人工智能技术布局,此时的百度看起来也更具科技感,也越来越有世界级科技公司的样子。
所以,现在谈BAT时代已经过去为时尚早,因为百度正在转型,让我们拭目以待,一个新的百度重新崛起。
前方有只程序猿:大家好,我是一只会写代码的IT猿,希望能与大家共同探讨,共同进步!欢迎关注我!
谢谢~
大家好,我是不请自来的恒信贵金属。
BAT三家的AI技术谁最厉害,我们认为是百度。
为什么这样说,请看来自艾瑞咨询的《2018年人工智能行业研究报告》的人工智能产业图谱:
虽然说最近几年,BAT都在布局人工智能,但是回顾两届百度AI人工开发者大会,时隔一年,从大刀阔斧的改革者陆奇喊出的“ALL IN AI”到李彦宏的“Everyone can AI",如今的百度更是毫不掩饰AI时代他们开启新纪元的勃勃野心:“AI正在渗透到经济界社会的毛细血管当中……我们把百度多年积累的AI能力开发出来,通过数据、算例和算法的不断迭代,让每个开发者都能够接触到全球最先进的AI技术,让每一个公司、每一个企业都能够很方便地使用这些AI能力”。如果说2017年的百度AI开发者大会还是百度在人工智能的一次破冰,那么2018年百度AI开发者大会则不容置疑的现实了百度将AI 作为最核心竞争力争夺互联网未来的信心。
再这样的情况下,我们再来回顾上图,我们可以看到百度已经在人工智能图谱中,除了在基础层的数据及计算资源尚未进行发力外,剩下在机器学习引擎和奇数层和应用层都已经有较为全面的布局,范围之广和布局之多是远领先于另外两家企业。
阿里的智能音箱,天猫精灵。百度除了 AI 技术平台,还有搜索、(智能驾驶)和 FSG(金融服务)。腾讯计算机视觉,语音识别,自然语言处理这3方面的技术将支撑 上述研究方向行进。
恕本人直言,其一,比尔盖茨说的是对的,中国的AI不可能弯道超车,因为BAT等等的中国公司的AI恐怕罕有原创,不过是拿来主义,一味地跟风而已,算法几乎全是照抄,更大的麻烦是,重要的算法已被国外的IT巨头微软,Google ,Apple,Amazon等等申报了知识产权,其二,准确来讲,所谓的AI不过是神经网络互联的概率算法而已,与人类的智能完全不相干,相去甚远,愚钝,靠拼计算量,拼资金,拼时间来取得微不足道的进展。然而,比如,根据本人的研究,人的听觉,视觉系统具有`模式感知’的能力,能够将周围的信息按照不同的patterns进行归类,并高度的抽象化,自然界的所谓大数据,比如人的语音,图像等进了人脑瞬间被处理成为了`小数据’,极其简洁,高效,节能(人脑消耗功率仅区区20w),然而,大脑的 `模式感知’,现在除了本民科在听觉模式感知上取得突破外,似乎没有其他人在从事研究,并取得进展,因为未见报导,尽管近来国外的AI大佬开始质疑现在的AI,但尚未有具体的行动,但哪怕只是本民科在听觉模式感知上的突破,就是颠覆性创新,将数十年来语音识别上的算法全部化为乌有,换之为简单,高效,节能的`听觉模式感知模型’算法。所以,本民科认为,`未来已来’的AI必然是拟脑AI,即Brain Stimulated AI,有鉴于AI一词的极具误导性(让人误以为是人制造的智能),本民科强烈建议改为Brain Stimulated AI,它才是AI的必由之路和AI颠覆性创新,中国人不是总想弯道超车吗?这就是! 而且是AI的全新之路! 不过先别忙着高兴,它可不是`捷径’,其难度远远超出了理工男的想象,那么就-重新洗牌吧。
这个直接进官网看一下就知道了,BAT好像都有提供api。
百度AI开放平台:
https://ai.baidu.com/
阿里云:
https://et.aliyun.com
腾讯AI开放平台:
https://ai.qq.com/
欢迎关注科技大话,不定期更新科技资讯
小编觉得“昆仑”芯片在中国乃至世界ai芯片上有里程碑式的意义
7月4日,百度发布的“昆仑”AI芯片(训练芯片:昆仑818-300和推理芯片:昆仑818-100)是百度首款自研也是国内首款云端全功能AI芯片。这款芯片对于中国ai芯片行业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。
发布会实况↓
“昆仑”ai芯片采用了三星代工的14nm制程,读写速度在512GB/S这样,由几十万个小核心组成。基于百度cpu,gpu和FPGA的ai加速器的研发,20多代更迭才诞生↓
至于为什么说昆仑芯片具有里程碑式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↓
算力强:昆仑芯片是业内迄今为止计算能力最高的ai芯片,能在100w以上的功耗提供每秒运算260万亿次的运算速度!
用途广:在未来昆仑芯片可用于汽车自动驾驶,智能家庭,大数据运算,服务人工智能,深度学习的厂商……
低成本:同等性能下,成本降低10倍,功耗低(100+w功耗提供260tops最高性能),性价比杀手
易用:编程灵活度高,灵活支持训练与干预
凭借以上的特点使得昆仑芯片成高端芯片领域的一朵奇葩,是百度的心血。相信昆仑芯片能满足开发者的需求,支撑几十万为社会造福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百度ai开放平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百度ai开放平台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